发布日期:2022-03-09 15:42:35 浏览次数:88 次
“妇女能顶半边天,管教山河换新颜。”1955年,毛泽东主席一声口号振聋发聩,响彻全国。如今,无数女性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,用行动诠释敬业之美,用汗水浇灌滚烫生活,用奋斗描绘精彩人生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海航航校那些优秀女性的故事。
张媛媛:有梦想谁都了不起
2005年,空乘专业毕业的张媛媛顺利进入海南航空,成为了一名乘务员。如果按照常规的职业发展轨迹,张媛媛将在乘务员这条道路上顺风顺水——2008年,表现优异的她还曾被选中参加奥运会,引领阿根廷国家队运动员进场。
然而,这一切却注定在她第一次作为乘务员登机,亲眼见到飞机驾驶舱的那一刻彻底改变——那一天,飞机驾驶舱内那些设备仪器强烈勾起了张媛媛的驾驶欲望,一颗倔强的飞行梦想就这样被深深埋下。
这颗深埋的飞行梦想,也将她与海航航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。
2010年,在得知海航航校成立的消息后,张媛媛立马动了辞职学飞的念头。一年后,敢想敢做的她正式成为了海航航校第七批飞行学员并于2013年顺利拿到了单发、双发商照和仪表资质。2017年,阔别海航航校4年多的张媛媛做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回到梦想起飞的地方,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飞行教员,帮助那些有着同样璀璨梦想的飞行员实现自己的飞行梦。
在执教生涯中,张媛媛尤其强调标准操作和安全管理,这源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。一次学飞时,张媛媛在五边进近过程中未截获盲降下滑道的情况下,便怀着侥幸心理选择了继续进近,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及时复飞。当时,带她的飞行教员狠狠批评了她。自此以后,安全飞行的信念便深深埋在了张媛媛心里。成为教员后,她常常将这段经历作为反面案例讲述给自己的学员听,借此向他们灌输安全理念。
如今,张媛媛在航校执教已近5年,安全飞行2600余小时,带飞毕业学员超过30名,是海航航校最优秀的飞行教员之一。
从表现优异的乘务员,到技术精湛的飞行教员,张媛媛在不同的赛道跑出了同样的精彩。而支撑这一切的,正是当初那个在她心底深埋的璀璨梦想。
有梦想谁都了不起。谨以此篇,献给那些如张媛媛一般敢于做梦、不断追梦的航校人。
武佳:扎根一线点亮闪光青春
2013年,武佳入职海航航校,成为了一名后勤人员。彼时,风华正茂的航校刚刚拓展了庆阳基地,急缺人手,公司希望外派武佳驻守庆阳,爽快的武佳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了。在她看来,自己来航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、学习,在哪都一样,条件越艰苦,越是对自己的磨炼。
那是武佳第一次远离家乡,尽管在去之前,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,但实际情况还是和她想象中大相径庭:泥泞的道路,简陋的住所,频繁的断水断电……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的武佳没有见过这种仗势,刚到基地没多久就因为水土不服起满了疹子。然而,生性乐观的她并没有退缩,而是一门心思扑到了工作上,不管多苦多累,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,从不喊哭,更不抱怨。她的阳光开朗也感染了身边的许多同事,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“小太阳”。
随着庆阳基地一天天走上正轨,武佳也一点点完成了职场的蜕变,从一名后勤人员成长为了航务协调员,成为了庆阳基地运行控制中心的主力。
2018年,由于航校启用了新的运行网,各基地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数据缺失的情况。为了尽快完成新旧运行网的交替,保障运行网的正常使用,公司规定各基地必须组织人员尽快补录数据。在时间紧、任务重的情况下,武佳主动请缨,冲在了第一线。那段时间,她把活动轨迹固定在了办公室和宿舍两点一线,开启了疯狂加班模式。最终,在武佳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庆阳基地圆满完成了数据补录任务,并因此获得了公司的嘉奖。
由于表现出色,2018年底,武佳调回了宜昌,成为了运控中心四朵金花中耀眼的一朵。
回想起在航校的9年时光,武佳觉得,这是她人生中最难忘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。在这里,她绽放着璀璨的青春,收获了甜蜜的爱情,也赢得了自己的事业。
航校见证了武佳的成长,武佳也陪伴了航校的成长。谨以此篇,献给那些如武佳一般扎根一线、乐于奉献的航校人。
谭露萍:甘做企业“螺丝钉”
在谭露萍眼中,自己和海航航校有着特殊的缘分。进公司之前,她在海南工作过3年,感受过当地人对海航的特殊情怀。回宜昌后,刚巧碰到航校招聘英语教员,于是一路过关斩将,凭借优异表现成为了航校一员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特殊的缘分,谭露萍眼中的航校不仅是公司,更是家和心灵的港湾。
来航校的前几年,谭露萍主要从事英语教学。尽管之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,但由于航空英语专业性太强,初来乍到的她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为了尽快进入角色,谭露萍发挥出了“拼命三娘”的精神,白天跟着老教员学习,晚上挑灯夜战啃书本、写教案、恶补行业知识,短短几个月便迅速成长,独立承担起了教学任务。
回忆起那段难忘时光,谭露萍至今觉得虽苦犹甜。在航校教书四载,带过很多学员,深谙学飞道路不易。让她印象最深、最自豪的是,2018年第5期四个班级中,她作为班主任带的185-2班被评为了优秀班集体。
2022年1月,由于公司业务调整,谭露萍的主要工作由英语教员变成了机要秘书和文字会务。暂时告别“谭老师”的称谓,奔赴完全陌生的工作岗位,尽管有不舍,尽管会迷茫,但她选择了欣然接受。在她看来,无论是英语教员还是行政工作,其本质都是为航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她甘愿做一颗平凡却重要的“螺丝钉”,哪里有需要,就去往哪里,在哪里发光发热。
再出发,她依然默默发力、悄悄惊艳。为了一份完美的备案报告,她牺牲休息时间反复打磨;面对各种复杂繁琐的公文格式、流程要求,她规定自己必须用最短的时间熟烂于心;别人的春节在热闹中度过,她的春节却在各种有时限要求的备案报告和流程建议中度过……尽管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不到三个月,但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,如今的谭露萍俨然已经成为了“行家里手”。
一个人如果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,我们或许可以归结为兴趣使然,但倘若做每一份工作都尽善尽美,其背后折射出的,一定是这个人的脚踏实地和勤奋努力。
很显然,谭露萍正是这样的人。谨以此篇,献给那些如谭露萍一般脚踏实地、勤奋努力的航校人。